邁入更年期,
除了要面對各種身心不適,
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良好互動,
更是讓不少媽媽傷透腦筋。
該如何解決惱人的更年期症狀?
又有哪些方法,可以化解親子之間的代溝?
上一代的人普遍早婚,多在20、30歲懷孕生子,更年期時,子女早獨立自主;反觀現代人,35歲後產子的比比皆是,加上更年期症狀在停經前1~2年、停經後2~3年都會持續存在,以更年期平均年齡49.8歲來算,更大大提升「更年期遇上青春期」的機率,更年期與青春期兩者的生理變化都是荷爾蒙的關係,不僅影響媽媽的身心穩定度,同樣造成青春期小孩身心巨大的轉變,身心皆處變化期的兩代共處一個屋簷下,難免擦出令人措手不及的「火花」,一旦處理不當,就可能使親子關係漸行漸遠。
為協助親子共同度過這場「荷爾蒙風暴」,《大家健康》雜誌特別出版《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》一書,採訪多名醫師、教授與親子專家,針對更年期以及青春期會遇到的各種問題與狀況,提供專業解析。
父母親扮演 跨越代溝的角色
當家庭中一向扮演穩定力量的「媽媽」,隨著生命歷程逐漸到退休、更年期、老化、病痛,甚至出現心悸、面潮紅、盜汗、疲倦等更年期現象,青春期子女卻總是狀況百出,說一句頂九句,那種五味雜陳的傷心和傷神,確實不容易輕易度過。
年近40歲的媽媽,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王鍾和建議,應更敏感地知道自己是否進入更年期,因為當身心出狀況時,挫折的忍受度會降低,對外在的刺激也會變得敏感,往往一點小事就會大發雷霆或神經質,相對破壞與青春期子女的感情。
更重要的,千萬不要挾「更年期」要脅「青春期」,因這兩個階段,一個轉大人,一個轉老人,都是生命歷程中最不好受的過程,親子雙方若不能互相疼惜,至少做到不互相傷害,絕不能任性發洩情緒,把生理上的不適,轉為行為上的攻擊,留下難以抹滅的刻痕。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護理老師詹秋薇也指出,親子之間至少有20幾年的差異,加上成長背景不同,解讀事情的角度也不同,難免會有代溝。
但她從教育及實務經驗中發現,代溝雖然存在,卻不一定會產生問題,只要父母親願意扮演跨越代溝的角色,就能在溝上鋪出一條康莊大道。
本書詳盡提供各種婦女在更年期、子女在青春期會遇到的各種身心問題,及如何解決或減輕問題的方法;更提供各種增進親子關係的實戰演練與實用法則,扭轉兩代心結、化解親子代溝,輕鬆成為孩子的大朋友!
【更多精彩完整內文請見《大家健康雜誌》101年5月號,更多健康訊息請見大家健康雜誌部落格http://jtfhealth.pixnet.net/blog】
引用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為什麼孩子老覺得媽媽碎碎念-022542884.html
留言列表